拥有一颗童心 |
童心表现本真的人性,蕴含着自然之真、之善、之美、之律,呈现着认知逻辑,镌刻着生活之美,蕴含着生命活力,总能让人心生敬畏和感动。正确的教育,无不基于对人性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苏霍姆林斯基说:“童心使我们能够和孩子融为一体。”教师有了童心,才能理解学生纯真的童心,把握他们的情感世界。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因失去了童心而变得“一本正经”让师生的真诚沟通成了奢侈。陶行知说:“我们要变做小孩子”因此,教师当常怀童心,不忘童真。“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一刻也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尽力使自己具备“儿童心灵”: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用“儿童的情感”去体验,用“儿童的兴趣”去爱好…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童心的孩子,就更应该拥有一颗童心。 教师有了童心,才能进入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才能更好地和他们沟通,真正地理解他们的一举一动;才能更宽容地对待孩子们的淘气、任性、顽皮;才能重视孩子们的每一个要求、重视孩子们的每一时刻的喜怒哀乐。教师,当有一颗童心,有童心的教师会时时处处从孩子珠角度思考问题,认识问题,亲身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心灵上的接触,情感上的交流。朱永新教授说:“要教育孩子,首先就要让自己成为孩子,走近孩子,理解孩子。”要成为孩子,首先要有一颗童心。童心是好奇心、是善良、是热情。好奇心是一种向往和期待,善良是一种传统美德,热情是一种积极的心态。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童心的孩子,就更应该拥有一颗童心。教师有了童心,才能使自己变得年轻,变得活泼,使教学充满童趣,有了童心,才能走进学生,理解学生,体谅学生,有了童心,才能想学生所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教师,当重拾童心,那样老师和孩子们的世界更纯粹、更真诚;教师,当拥有童心,那样就一定会拥有一群群你爱的和爱你的学生;教师,当守住童心,那样,就守住了做人最起码的善良与诚实,成为孩子希望遇到的老师。教师也曾经是纯真的儿童,教师也曾经是无邪的少年。多年之后,如果你依然拥有一颗童心,那是值得庆幸的,如果你已经丢失了,请努力把它找回来。“道如清水芙蓉立,我看世界用童心”,留份童心给生活,留点童心给自己,带着兴趣看学生,带着单纯看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