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曲直直》这堂课以线条的曲直特性为核心,旨在培养学生对线条的感知力,提升他们运用线条进行创作的能力。回顾整堂课程,有亮点,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一、成功之处
1. 直观导入,激发兴趣:课程以一段包含蜿蜒河流、笔直公路、曲折藤蔓和挺拔树干等元素的视频作为开场,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曲直线条的存在。这种直观的导入方式迅速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对线条探索的兴趣,为后续教学营造了积极的氛围。
2. 多样体验,深化认知:安排了丰富的体验活动,如让学生用身体模仿曲直线条的形态,用手指在空中描绘,以及通过听音乐用线条表达感受。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用曲线表达愉悦,在激昂的节奏里用折线展现力量,这让他们对曲直线条的情感表达和形态特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 示范清晰,易于掌握:在绘画技巧示范环节,我详细展示了如何运用曲直线条组合创作简单图形,如画一座有弯曲河流和笔直树木的小山村。边示范边讲解线条的疏密、长短变化,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创作过程,在自己动手时能够较好地模仿和发挥。
二、不足之处
1. 素材局限,想象受限:在素材展示环节,主要呈现的是常见的自然和生活场景图片,素材类型不够丰富多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得部分学生的创作题材较为单一,缺乏独特的视角和创新思维。
2. 节奏失调,环节仓促:在学生自主创作环节,留给学生的时间较为紧张。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将自己的构思转化为完整的作品,一些细节和创意无法深入展现。同时,在作品评价环节,由于时间不足,评价过程较为仓促,未能充分挖掘学生作品中的亮点和问题。
3. 个体关注不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关注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但对于个别性格内向、基础薄弱的学生,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指导。这部分学生在创作时遇到困难,却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体验和作品质量。
三、改进措施
1.拓展素材,启发创意:广泛收集不同风格、题材的艺术作品,如抽象画、插画、装置艺术等,以及具有独特线条构成的建筑、雕塑等素材,丰富素材库。在课堂上展示这些多元化素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拓宽创作思路。
2.精准计时,合理安排:在备课阶段更加精细地规划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在学生创作环节预留充足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同时,合理压缩其他环节中不必要的时间,确保评价环节能够深入开展,给予学生全面、有针对性的反馈。
3.全面关注,个别辅导:增强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度,尤其是内向和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课堂巡视过程中,主动与他们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一对一的指导和鼓励。对于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帮助他们逐步建立信心,提升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