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文苑 >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2025年04月24日 14:54:13 来源:网校空间 访问量: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想、反思等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经过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对学生数学兴趣和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学习经验和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结合学生的学情,我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温故知新”“猜想验证”“探索新知”“归纳总结”“学以致用”的教学环节,教学中努力贯彻自主性原则,以期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概括知识的能力。
       一、找知识衔接点,为新知做铺垫。先复习什么叫作比例?怎么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的判断方法?唤醒学生已有的记忆。以找朋友的游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写出一个比,使它的比值是1——10的自然数,找到比值相等的比组成不同的比例。通过复习比有各部分的名称,在比例的四个数也有不同的名称,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提供探索空间,促进自主学习以学习单提出探索性的任务要求,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学习单以自学指导的形式,给予学生一定的自学方法和方向上的指导,让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进行自主学习,开展深入的探究活动。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的基础上,让学生不但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还能找出分数形式的比例各部分的名称。追问学生:怎么找的?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找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对此类知识大胆放手,让学生说,让学生找,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把握数学本质,培养探究能力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好的数学问题往往会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数学思考。在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时,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根据学科知识本质以及学习目标,通过前置性学习单,提供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经历观察计算、发现猜测、验证归纳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同伴间的合作学习,展开积极而有深度的对话,思维形成激烈的交流、碰撞,从而不断地将其思维引向深入发展。在促进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本质、建构整体性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通过“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加以验证,进而通过归纳得出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可以发现这一任务极大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他们围绕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运用多样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现严谨的逻辑推理过程,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肤浅走向深刻,从深刻走向创新,提升数学学习的能力。
       四、分层练习易到难、大胆放手小测验每个知识点都紧跟相应的习题,这样可以及时巩固新知,同时能发现学生掌握的情况。我设计的习题中第1道都比较简单,是最基础的练习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组成比例,尽量让全班学生都能轻松完成。后面的习题中层层拔高,由4x=3y,(x、y均不为0),那么4:x=3:y判断是否正确,怎么改正?引出多种改法,能写出多个比例;选择改正的比例给出y的值求x是多少,为下节课解比例作铺垫,拓展学生的思维,让能力强的学生有进一步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逆向思维,根据一个乘法等式,写出多个比例,这样能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类题,同时发现规律:可以把等式左边的两个因数,作为比例的两个外项(内项),能写出八个比例。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了不同发展,本节课的目标已经达成。让我感觉比较惊喜的是后面的小节中,爱思考的学生也展示了自己,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在这节课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或简或难的思考,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五、反思教学、发现问题每次的课,总会有一些优点,同时会存在问题,1.没能及时抓好课堂生成,调控能力有待提高。2.上课时间掌握不是很好,在前面复习导入部分用时过多,后面练习题举一反三偏难,以至于学生思考时间较长,导致最后一道练习题,没有体现出出题的设计意图。3.学生主动性体现不够,再大胆放手些,对学生引导再少一些。追求完美是人之本能,但世间万物又总有些许缺陷和遗憾,而且往往因为有些缺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完美,而非千篇一律,就像独臂的维纳斯,有缺陷美的课堂教学才具有真正的艺术欣赏价值!我们在教学中总是追求课堂设计和讲授效率的最优化和结构的最完美,但是“缺陷”的课堂教学有时会更加美丽。只有在不断反思中,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才能开辟出一片新的绿地!
编辑:张瑞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现代教育网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华池县南梁希望小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华池县南梁希望小学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483号
联系地址: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山城路3号
联网备案号:6210230200012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