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学设计
华池县南梁希望小学 高丽霞
【教材简析】
《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学本组课文要入情入境,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桥》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沉稳,高风亮节和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篇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在表达上很有特点: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2.多用简短的句、段渲染气氛;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语言感悟的能力。对于本课扣人心弦的故事,学生的阅读主动性,积极性应该很高,但对共产党员面对危险时,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理解恐怕不够深入,也不容易联想到桥的深刻含义。
【教学目标】
基于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课标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课文中出现的生词。
2、通过对文字的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精神世界。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继续来学习16课《桥》。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找出写“桥”的句子。师:多吗?(不多)那重点写什么?
师板书:洪水 老汉
三、学习写洪水的内容
1、勾画出写洪水和暴雨的句子; 2、生交流;
3、师出示句子;
4、自由读,指名读,你体会到了什么?(无情、肆虐、可怕、张狂……)
5、仔细看看这六句话写得好吗?好在哪里?你可以选择其中一句来说。
a、生交流; b、师点拨; c、师点明修辞。(板书:拟人 如魔)
d、师生配合读;
6、体会短句写法。
a、师分析: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板书:短句)
b、体会短句的好处,比较两种表达的不同效果。出示句子: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一瓢瓢的水从天上泼下来,像一盆盆的水从天上倒下来。
师:读完这几句话,你觉得作者笔下的洪水像人吗?(不像)那它像什么?(魔鬼、野兽)大家能不能把它读出来?
c、发合并后的文章。
d、生读后谈体会; e、师过渡:面对肆虐的洪水人们惊慌失措,但有一个人表现很反常,他是谁?――(老汉)
四、学习写“老汉”的内容
1、勾画出写老汉的句子;
2、师出示句子;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自己读一读。
老汉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健壮、魁梧,他是那样的清瘦,可是这里却说──“他像一座山”!(板书:如山)
这段话中,你觉得哪一个字最能让你感觉老汉像一座山?(盯!)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这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
(严肃的目光,威严的目光,冷静的目光,沉着的目光,镇定的目光,这样的目光就像大山一样沉着镇定!)
我们沉着地、镇定地来读读这段话。
3、谈体会说人物形象。
4、师:故事的结尾如何?配乐朗读“五天以后……他儿子”。
5、师:读到这里,你们没想到的是什么?(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
6、师:这是一篇小小说,也可以说是微型小说。这种题材的特点就是---设置悬念,结局意外。(板书:小小说 设置悬念 结局意外)
五、拓展延伸
指名读《在柏林》,猜结尾;读《窗外》,猜结尾。师补充资料 。
六、升华主题
1、如果你是老汉,你怎么做?(保护生态平衡)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自然灾害?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七、布置作业
1、背课文中精彩句子。
2、继续猜读另外两篇小小说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