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文苑 > 三年级美术学科《动物的花衣裳》说课稿

三年级美术学科《动物的花衣裳》说课稿

2025年04月24日 17:27:20 来源:网校空间 访问量:132

三年级美术学科《动物的花衣裳》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执教者    花琴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动物花衣裳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鼓励学生敢于创新与表现。

二、学情分析  

本课应对的是三年级小学生,这一学龄段是他们思维想象力最为活跃的时期。小学生都喜欢小动物,对它们有浓厚的兴趣。本课内容让学生通过欣赏与想象进行创作,激发他们感受花纹美和色彩美及要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说教学目标

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欣赏观察感受动物斑纹的自然之美,知道不同动物斑纹的造型元素,点、线、面、色彩肌理等的不同的美感,促进学生的审美感知。

2.艺术表现:运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改变动物的斑纹,创新表现动物的“花衣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艺术表现能力。

3.创意实践:学习制作方法,创作珍惜野生动物的分布图,表现宣传画册和学习小报等宣传作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4.文化理解:理解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懂得珍惜动物,保护自然,培养他们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要发挥创意想象,尝试改变动物斑纹的形状(点线面)或改变动物斑纹的色彩,用剪贴、绘画、刻、刮等方法表现动物的新斑纹。

难点:能运用点线面色彩大胆绘出动物的花纹,并通过对比发现动物的“花衣裳”美。进而启发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的方法。

五、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针对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理念,我将运用“直观教学法”、“启发教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采用欣赏法、对比法、讨论法观察法、操作法、充分调动学生“眼、手、脑、肢体”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教学过程

1.引入阶段 (抛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情景,以《小刺猬买衣服》视频导入,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动物的花衣裳》。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同时关注动物的细节,锻炼学生细心观察能力感受自然之美。

2. 发展阶段局部分析 

1.第一关。猜一猜游戏:它们是谁的衣裳?找出并连线。根据什么找到的?

谁来了?(出示动物身上的花纹图片)这是谁的衣服?花纹是什么形状的?有哪些颜色?

豹子——点状斑纹(点)身上点状斑纹的动物还有----斑点狗、梅花鹿、七星瓢虫等。

点作为最小的造型元素,它可以大、可以小、可以分散、可以聚拢,但点不只是圆点,可以是正方形、三角形,符合小而集中特点,都可称之为点。不同的点有不同的装饰效果。(出示白纸并画不同的点

温顺的斑马来了,看看它身上有什么特点?

斑马——线状斑纹(线)身上有线状斑纹的动物还有老虎、鱼等。

线有长短、粗细、曲直的变化,不同的线表达不同的感受。直线-明快、坚硬、挺拔、率真等。曲线-柔美、轻快、流动的感觉在白纸上画不同的线

奶牛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身上有什么特点?奶牛——()身上有面状斑纹的动物还有大熊猫、鹦鹉等。

大小和数量的对比会产生许多变化、具有醒目大方的装饰美感。(在白纸上画不同的面

点、线、面结合的斑纹--蝴蝶

你发现了什么?有大面积的橙色,有点还有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动物丰富多样的花纹和色彩。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从简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用另外一张纸剪出鱼的形状做成图片贴于黑板,学生看起来更直观。

做游戏。分别找出点、线、面斑纹的动物。

2.第二关。眼力大比拼

找出穿隐形衣的小动物。军人根据战事的不同,有丛林迷彩

服、荒漠迷彩服、雪地迷彩服。

找出小动物花纹的作用,出示图片。保护、警戒、美化。

3.你想到用什么方法让动物们的衣服与众不同呢?(视频(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用点线、面、色装饰花衣裳的美。

设计意图:这样做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动物的特点。(美化、警戒)播放精选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设计中的主体、色彩和表现手法,启发学生广开思路。

3.创作阶段

1.教师示范视频

2.艺术实践:运用点、线、面给喜欢的动物设计一件花纹漂亮,色彩丰富的花衣裳。

步骤:

    1、画出喜欢的动物外形。

    2、添上花纹(画、贴)。

    3、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设计意图:用比赛的形式促进学生完成作品。让学生大胆

展示,引导学生从点、线、面方面及色彩上学会评价作品。激励学生感受花衣裳的创作过程。激励学生绘画兴趣。

4.评价阶段

1.展示学生作品。

天空、陆地、水里各找几幅贴于黑板的作品(点、线、面的的运用。)

2.评价(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3.总结今天学习了用点、线、面创作动物花衣裳的方法。

4.引导学生从小有保护动物的意识。(视频)

七、说课后反思

在《动物的花衣裳》课程教学中,我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皮毛纹理与色彩特征,培养其观察、想象及绘画表现能力。回顾教学过程,既有成功之处,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成功之处

1.激发兴趣:课程以大量高清动物图片和趣味视频开场,瞬间抓住学生注意力。播放猎豹在草原飞奔、斑马群迁徙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动物“花衣裳”之美,引发他们对动物独特外表的好奇与探索欲,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2.观察细致:安排观察环节,引导学生从颜色、图案、纹理多维度剖析动物外表。分析老虎时,学生留意到其黑黄相间条纹及不同部位条纹粗细变化,有效提升了观察能力,为绘画时精准表现提供支撑。

3.创意启发:通过展示创意绘画作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将动物花纹与不同元素结合。部分学生画出带着花朵斑点的蝴蝶,展现出独特创意。

不足之处

1..指导深度不足:学生绘画时,虽进行了巡回指导,但对部分基础薄弱学生,在色彩搭配和图案布局上的指导不够深入、具体,致使他们作品效果不够理想。

2.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与互评机会少。评价内容侧重于画面美观度,对创意、观察体现的评价不足,无法全面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三)改进措施

1.强化个别指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对基础薄弱学生提前预估问题,给予一对一、有针对性的详细指导,帮助解决绘画难题。

2.丰富评价体系:增加学生自评与互评环节。学生自评时阐述创作思路与难点突破;互评时相互提出优点与改进建议。教师评价兼顾画面效果、创意表达、观察能力等,全面提升评价质量。

 

 

 

 

编辑:田花琴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现代教育网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华池县南梁希望小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华池县南梁希望小学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483号
联系地址: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山城路3号
联网备案号:6210230200012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